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著名工程化學家、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袁權先生,因病醫治無效,于2023年10月29日10時50分在大連逝世,享年90歲。 袁權先生1934年11月出生于上海。1956年畢業于浙江大學化工系,1960年于中國科學院石油研究所(現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生畢業后留所工作。歷任室主任、副所長、所長,學位委員會主任和學術委員會主任。199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中共十四大代表。 袁權先生長期從事化工分離和化學反應工程研究,其科研成果在國內外具有重要影響,先后獲得全國科學大會獎、國家自然科學獎三等獎、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國防科委尖端成果獎等國家、中國科學院及省部級科技成果獎勵近20項。曾榮獲“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2001年獲何梁何利獎。 袁權先生始終以國家需求為己任,他甘于奉獻、嚴謹求實、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立德樹人、循循善誘、誨人不倦的師者風范,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袁權先生的逝世,是我國化學化工領域的重大損失!我們沉重悼念并深切緬懷袁權先生!袁權先生永垂不朽! 袁權先生的遺體告別儀式定于2023年10月31日8時在大連市殯儀館一號告別廳舉行。 謹此訃告。 袁權先生治喪委員會 2023年10月29日
政府部門、有關團體、相關單位、個人等欲致唁電、唁函,請與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辦公室聯系。 地址:遼寧省大連市沙河口區中山路457號 聯系電話:0411-84379198、84379022,18342284205、13664262072、13804259415 聯系人:楊彥博、朱曉婕、陳光文 郵箱:yangyanbo@dicp.ac.cn、zhuxiaojie@dicp.ac.cn、gwchen@dicp.ac.cn 傳真:0411-84691570 |
袁權先生生平簡介
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著名工程化學家、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袁權先生因病醫治無效,于2023年10月29日10時50分在大連逝世,享年90歲。
袁權先生1934年11月出生于上海,原籍浙江德清。1956年畢業于浙江大學化工系,1960年于中國科學院石油研究所(現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生畢業后留所工作。歷任室主任、副所長、所長,學位委員會主任和學術委員會主任。199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曾先后擔任中國化工學會、中國煤炭學會等7個學會的理事、常務理事、副理事長;《化工學報》《自然科學進展》、Chemical Engineering & Technology等8種期刊編委;北京化工大學兼職教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化工評議組成員,化學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科學院多相反應開放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共十四大代表。
袁權先生自20世紀50年代末起,為解決我國原子能事業的重水技術需求,開始從事精密精餾和重水分離研究,研制成功高效多管精餾塔,實現了由液氨生產重水的新方法和水蒸餾重水提濃工藝。70年代主持完成航天燃料電池系統研制并發展了相應的理論。70年代后期,致力于化學反應工程學研究,與合作者系統研究和擴展了活性非均勻分布催化劑理論,開發成功10余個化工新過程。80年代后,在研究多孔介質中相際傳質的基礎上,發展出先進的脫硫過程。
袁權先生是我國膜科學創始人之一。上世紀80年代末,率先在國內開展膜反應和膜反應器理論研究,闡明了膜性能與復雜反應選擇性的關系,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90年代以來,積極推動和組織實施了燃料電池和燃料電池電動車的研制。進入21世紀后,在國內率先開展了微反應技術的研究工作,系統揭示了微尺度通道中的流動、混合和傳遞特征,帶動了我國微化工技術的研究和發展。近年來,積極倡導合成氣完全甲烷化技術、整體催化劑及大氣污染凈化技術、分布式燃料電池氫源技術的研究開發。
袁權先生60余年深耕化工分離和化學反應工程研究,取得一系列創新成果,先后獲得全國科學大會獎、國家自然科學獎三等獎、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國防科委尖端成果獎等國家、中國科學院及省部級科技成果獎勵近20項。1986年被授予“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1999年9月,出席“兩彈一星”表彰大會;2001年獲何梁何利獎。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發表論文160篇,申請專利49項,參與撰寫著作5部。
袁權先生治學嚴謹、為人師表、言傳身教,培養學生和年輕科研人員勤于思考、勇于創新,教導大家心懷大我、科技報國。他培養的數十位中青年科研骨干已成為國內外具有重要影響的學科帶頭人。
袁權先生也是一位卓越的科技管理者。他1986年擔任所級領導,并于1990年至1994年擔任研究所所長。在他的帶領下,研究所聚焦國民經濟發展中急需的綜合性重大問題,科學謀劃研究所中長期發展規劃,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強化基礎研究,狠抓國家重大攻關項目,為世界一流研究所建設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袁權先生對國家和民族懷有強烈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始終以國家需求為己任,甘于奉獻、嚴謹求實、淡泊名利,將全部智慧和畢生精力奉獻給了中國的化工科研事業。
我們要化悲痛為力量,學習和繼承袁權先生等老一代科學家的優良傳統,不忘初心、開拓進取,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做出更大貢獻。
袁權先生永垂不朽!